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标准化有新作为-世纪瑞丰集团公司



    金年会-(中国)金字招牌,信誉至上

    简体中文 | English | 企业邮箱


    行业资讯

    Industry news

    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标准化有新作为

    日期:2019-11-18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    “标准是提高质量的硬约束之一,健全钢铁行业标准体系,一方面发挥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‘划底线’作用;另一方面鼓励钢铁企业制订团体标准、企业标准满足下游客户需求,提高服务水平,树立企业品牌。”11月9日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、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、院长李新创在2019(首届)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上表示。

    李新创在论坛上分析了世界及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形势,以及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,提出了用标准化引领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  李新创指出,标准化对钢铁行业发展有5个方面的作用:

    一是“划底线”,支撑化解过剩产能。“标准化+”的门槛效应,可在推动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过程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。

    二是标准引领发展,促进质量提升。近年来国家相继发布了《工业绿色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《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(2016-2020年)》等文件,推动行业转型升级、绿色化发展。

    三是标准支撑创新发展。创新发展是构建高质量钢铁工业的必然要求,而标准能够高度提炼科研创新成果,可作为创新发展的引领力和推动力,有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。

    四是标准支撑绿色发展。标准是环境保护的硬约束。节能、节水、节地、节材、节矿等措施可明显提升企业效益。

    五是标准有助于国际化。李新创指出,我国标准化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,即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起步探索期、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的开放发展期、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标准化事业全面提升期。标准化发展的主线是激发市场活力,由政府主导型标准体系向市场主导型转变。

    李新创同时指出,标准化改革带来3个转变:

    一是转换标准架构。在标准制定上,我国已形成了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、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。

    二是突出标准化。随着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深入推进,标准化工作由重标准制定向标准制定、实施及实施监督全过程管理转变。为加快标准的应用实施,近年来工信部每年度组织开展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,注重标准使用效率,提升标准生命力。

    三是加强国际标准化合作。促进中国标准融入国际,有助于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,加强联通共识。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,可围绕一些重点建设项目,提供相关标准服务,开展标准比对,提供标准外文版,同时推动我国这些领域的标准体系与国外标准体系相互兼容。

    李新创指出,随着标准化事业进入全面提升期,钢铁行业要抓住我国标准化工作深入发展的机遇,做好以下工作。

    一是由单一标准制定向标准化战略发展。行业企业要将标准化工作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层面,结合企业发展战略、产线装备、生产技术、产品指标、产品市场、绿色发展“六位一体”开展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工作,打造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标准体系,确立企业特色产品标准的主导和引领地位,将先进的标准作为企业制造高质量产品、促进技术创新、强化环境管理、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、实现品牌引领的有力支撑,将标准化渗透到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领域,不断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。

    二是抓住团体标准的快速发展期。在科技前沿新产品新技术、引领质量提升、用户定制化需求等领域开展团体标准制定应用工作,促进产学研融合,满足市场和下游客户高质量创新需求,发挥标准引领作用,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。

    三是强化标准对政策的支撑。采用标准化模式解决地方停限产问题,把握地方政府环保治理重点,提高行业节能环保水平,依据标准开展评价,为产业内企业准入和采暖季错峰生产提供依据。

    四是承接和支撑政府职能转变。采用“规划+标准”模式,提出目标和战略举措,进行顶层设计;全面支撑规划举措,促进规划落地。

    返回列表 +